1986年,陈亦人(右)指导研究生
陈亦人1985年的门诊处方
20世纪80年代,陈亦人出门诊
岁值甲辰,仲夏时节,万物竞秀,迎来陈亦人先生百年诞辰。先生对中医药事业有深厚的感情,一生致力于中医经典学术传承、发展与创新,至今令后学者感念不已。谨以此文纪念先生百年诞辰。
治学严谨 求是寻真
陈亦人先生涉足杏苑近60载,上溯岐黄之道,下逮诸家之说,汲汲仲景之学,终成一代名家。他为人正直,治学严谨,学识渊博,勤于医学,著述颇丰。
《伤寒论》被誉为“众法之宗,众方之祖”,历代专为作注的有数百家,先生提倡对任何注家都不可盲从、迷信,“科学权威观点,未必都是真理”“认识未知,要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,但不能盲从,不能迷信”。先生兼容并蓄,敢于质疑旧说,本着“实事求是”的精神,对《伤寒论》理论进行探讨,并对一些不切实际的传统概念加以商榷。即使对自己所著《伤寒论求是》,先生亦曰“求是”却不一定“是”,今天认为“是”,明天又未定“是”。可见先生擅于独立思考,具批判精神。
先生纠偏正误,辨疑发微。他认为《伤寒论》研究存三大误区,并从疑难病专著的角度出发审视《伤寒论》,为《伤寒论》正名。
先生通览注家之作,寻真求是,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,确立了富有特色的《伤寒论》研究方法,如方证互勘研究法、寻根究底研究法等,这些方法不仅更深刻地揭示出《伤寒论》理论与方药规律,更为后学者研读、掌握《伤寒论》经旨提供了法门。
正因先生勤奋、严谨、不盲从、不守旧、求是求实的治学风格,使得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。先生将自己的知识、经验以书的方式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社会,其毕生心血《伤寒论求是》《伤寒论译释》(第三版)更是受到海内外研究《伤寒论》同道的赞誉,成为伤寒学研究难得的佳作。
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
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在建校之初便开展了《伤寒论》的教学,先生教学严肃认真,上大课从不空谈理论,引导学生重德重能,教授内容深刻,课堂气氛活跃、热烈,这些教学点滴都被学生或弟子们铭记。
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、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蒋小敏及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教授王兴华回忆,先生非常重视《伤寒论》自序,每学期课堂第一课一定要学生默写《伤寒论》自序,并结合自序阐发仲景学医目的与治学精神,强调医德的重要性。他还特意为学生总结仲景之所以成为医圣的六大因素:治病救人的理想信念,持之以恒的毅力,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,谦虚求学的精神,勇于创新的批判思维方式,善于总结的方法。先生正是从第一节课开始引导激励一批批弟子、学生走上名医成才之路。
先生虽讲授的是《伤寒论》专业性理论与条文,但阐述的理论、医理又处处渗透做人做学问的规范,字里行间都影响或指引着弟子们。先生说《伤寒论》的精髓是辨证论治,还反复强调:六经辨证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要求看病四诊不可马虎,辨证用药力争丝丝入扣,而且要将现代各种检查结果尽可能纳入到中医固有的四诊之中,选方、用药、酌量,甚至剂型、煎煮和服用都要反复考量,加上和患者的有效沟通,给每位患者都磨制一把开“锁”的唯一“钥匙”。如此看病,“分析”占据大半时间,绝不会“相对斯须,便处方用药”。除课堂外,先生平时与学生及弟子们的日常交往交流中,以美好的形象和优良的品行作他们的表率,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教育,引导他们坚定信念,培塑医德。
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力红,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教授郭海英、吴洁及淮海中医药研究院李翼主任回忆,先生学识渊博,《伤寒论》教学独具特色,尊重学生,课堂师生互动,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,使课堂焕发出活力。
记得那一堂课是学习太阳病篇中“关于痞证”一节。先生用他特有的带有浓郁地方腔的“普通话”,详解了“痞证”的概念、成因、性质后,进入提问环节。先生先叫了几位南京本地的同学回答问题,每位同学回答完毕,不论同学引用了哪位注家的哪句话,想说明什么问题,先生都会及时地用简短的一句话或两句话给予概括说明,点评那叫一个真切!不由得让人佩服先生对历代注家的谙熟,而且他对学生的发言也听得非常仔细,表达出对学生们的尊重。
然而,就当大家以为提问结束时,一批来自外地的学生,一个个举手要求发言,并且他们的发言旁征博引、滔滔不绝,对相关条文的熟悉、对注家的了解、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语言表达之流畅,远超一般同学。他们发言刚结束,前面发言同学颇有不甘,也举手要求发言,他们同样口若悬河、潇潇洒洒。课堂上一时明里各自表述,暗地各自不服、互相较劲,一个个纷纷举手,侃侃而谈,方言四起,南腔北调,蔚为大观!真乃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讨论。再看先生,仍然不苟言笑、双目炯炯,在每一位同学发言后,都同样给予简短概述和点评,听得认真,点评到位,也是对发言同学的肯定和鼓励,表现出一位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。尽管课堂热烈非凡,但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。先生全程稳坐主场,气势全开,伤寒泰斗,绝非虚名!这堂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,对先生也更加佩服和敬仰。
自此以后,同学们积极开展各种学术讨论,喜欢刨根问底,追根寻源,无论哪个专业的学员,对伤寒论都有更深的喜爱。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专业知识,表现出一位专家学者对真理积极追求的科学精神与素养,也给每位学员打开了一道专业道路上的“求是”寻真之门。
1979年后,先生的教学着眼点转移到了研究生的培养方面。针对这一高层次的中医教育模式,他不仅主编第一本研究生的《伤寒论》教材,而且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,推动了伤寒学研究的深入。同时,先生对自己所带研究生更为严格,除正常学习外,每周三去先生家里,听先生讲授伤寒,讨论伤寒注家的代表性著作和观点,并写心得,先生批改后再谈体会。平时学生跟诊,先生会盯着学生书写处方,切不可错……甚至研究生毕业工作,虽经多年,先生对他们耳提面命、谆谆告诫的神情,仿佛仍在眼前。
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、博士生导师张喜奎教授回忆,自己有幸亲炙先生教诲,朝夕相随,理论实践、科研教学,受益多多。先生在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研究生教育、教学中独具特色。先生常言:“《伤寒论》为中医的经典著作,前人誉为‘众法之宗,众方之祖’,历代医家都极重视《伤寒论》的学习、研究,专为作注的就有数百家,其中不乏真知灼见,对于深入理解《伤寒论》的精神实质很有帮助。但是,有些认识尚不一致,见仁见智,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。即使大家公认对《伤寒论》理论卓有贡献的医家如喻嘉言、柯韵伯等,也在所难免。可见对任何注家都不能盲从、迷信。”“对《伤寒论》理论进行探讨,对一些不切实际的传统概念加以商榷”,是研究生讲授的重点,对此评议,让学生明确错在何处、如何生错,并知何者为是。如先师旁征博引,倡《伤寒论》非外感病专著之论;纠偏正误,归《伤寒论》辨证体系之真;深究细琢,阐经腑分证不当之由;实事求是,评王叔和《伤寒例》功过;纵横捭阖,论《伤寒论》方研究之法等等,无不体现出真知创见。先生总结《伤寒论》的特点,一是“变”、二是“辨”、三是“严”、四是“活”、五是“简”,既授人以鱼,更授以渔,从正反两方面入手,既破又立,开启研究生的思路与方法,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,体现了先师研究生教学一决是非于百家之中,立剖精粗于毫芒之际,启迪后学,莫兴望洋之特色,使他在今日教学中,尽力效法,惠及后辈,功莫大焉。
河南经方医药中心王付教授回忆,自己撰写《伤寒内科论》著作时,先生不仅亲自作序,更是细细阅读,“循名责实”,提问与之相关的问题,直至无疑问,但仍言“此为作者的一次大试,是否能达到纠误目的,还有待时间的考验。但是,只要符合实际,肯定会获得越来越多医家的默许和承认”。
先生不仅在学生中发挥了“传道”“解惑”的作用,作为伤寒学科带头人,他更注意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。对刚进入教研室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,他做到了既爱护帮助又严格要求,经常组织室内试讲、相互听课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观摩,对中青年教师上课时的每一节板书,每一个例证乃至某些字词的表达他都严格把关,带出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学队伍。
先生一生育才、识才、爱才,唯才是举,呕心沥血带出了数以千计的学生,精心培育了伤寒专业的几十名硕博士研究生,他们现在都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脊梁,更有一些人与先生一样带起了硕士、博士……此正谓“春晖遍泽桃李树,硕果满挂琼瑶枝”!
(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、南京陈氏伤寒研究院供稿)
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7月5日第四版
http://paper.cntcm.com.cn/bz/html/content.html?date=2024-07-05&pageIndex=4&cid=1&articleId=4MlCgJAB7IM2xcAb2aFc&articleIndex=2